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时事聚焦

盛宴不“剩宴”,吃出新“食”尚

所属分类:时事聚焦    发布时间: 2020-12-21    作者: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
“现在村里举办酒席时,每桌200元左右的花销是标配。大伙吃得开心,我们办酒压力也小。”江西省吉州区樟山镇东陂村村民周光宏刚在村里办完婚礼。他说,婚宴从“俭”不从“简”,心意到位,没有大操大办也依然热热闹闹。

周光宏说,为体现主人家的热情大方,以前村庄的红白喜事酒席上,每桌都要摆超过20道菜。如果桌上出现吃完的空盘子,主人会被认为“不体面”“不大气”。

近日,东陂村准备把“移风易俗”“反对浪费”等条目写进村民公约,这获得了村民的广泛理解和支持。

东陂村村支书晏柏文说,为改变靠铺张浪费摆阔的不良风气,当地红白理事会在帮助村民筹办酒席时,就会提醒大伙反对餐饮浪费,不要大操大办,防止“办酒风风光光,吃完口袋光光”。

文明活动中心变“宴会厅”、党员带头简办红白喜事、志愿者参与上门宣讲……为抵制部分村民办酒席时“爱面子、讲排场、比阔气”的陋习,有的村庄想出了不少“好点子”。

在南昌市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水湖管理处鸡山村,村委会把活动中心一楼大厅改造成临时宴会厅,供村民申请办酒席时使用。除了大厅墙壁上张贴着“节约光荣,浪费可耻”的宣传画,桌椅上还摆放着不要餐饮浪费的倡议书。

鸡山村村干部邹脉琳说,以前村里有婚丧宴席,村民以超过50桌的规模连摆3天流水席是常有的事。如今,村干部和党员带头简办酒席,今年村里举办了5场较大规模宴席,大伙都自觉把规模控制在10桌左右。

村子新“食”尚的养成也有上海体育学院学生熊奇思的一份功劳。热爱公益的熊奇思作为志愿者走家串户,协助村干部上门发放宣传单,建议长辈们在举办大型聚会时少讲“排场”,多讲节约。

在村干部和志愿者的影响下,本打算摆60桌酒席举办丧事的村民熊长象,在确定好宴请名单后,然后把酒席规模减少到了十几桌。随着生活水平提升,江西各地农村俭办酒席、反对餐饮浪费的村民也越来越多。

-----摘抄至《新华网》

服务热线:

18782107771

点击咨询

企业邮箱:

782836358@qq.com

企业地址:

成都市郫都区团结镇工业园区
二维码

版权信息

Copyright © 成都京津冀川商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备案号:蜀ICP备2020028544号-1 网站地图 RSS XML 城市分站:  成都  四川  眉山  绵阳  南充  乐山
技术支持:
万家灯火